top of page

台湾剧作家汪其楣来马讲座 勉励创作者关怀社会

汪老师非常投入的分享心得

(吉隆坡14日讯)台湾知名剧作家汪其楣长期关注爱滋病课题,去年出版新书“青春悲怀:台湾爱滋战场纪实戏剧”,日前她到吉隆坡月树主题书咖啡馆开办了一场名为“爱情很难”的讲座,与吉隆坡的读者分享她的创作关怀和理念。

早在二十年前,汪其楣就出版了一本以爱滋病议题为主的散文集“海洋心情”。当时,台湾社会对于爱滋病还是非常恐惧和敏感,和爱滋病有关的课题都不适宜在群众之间公开讨论。“海洋心情”出版后,她从未做过任何宣传,此书却默默得一再再版,显示有许多人在关注此议题。

二十年后,世界各地和台湾社会对于爱滋病的接受度已经宽松了不少,爱滋病课题不再是民间的禁忌。虽然现时段爱滋病的病例在台湾受到控制,但是人们对于爱滋病和病患们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过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汪其楣透过她最熟悉的剧本创作写下了“青春悲怀”,她希望透过剧本和公开演出的方式来让人们重新去看待爱滋病这个课题。

以爱滋病议题为主的散文集 <海洋心情>

汪其楣剧本创作写下了​<青春悲懐>

关怀爱滋病病毒感染者

汪其楣指出,“青春悲怀”的故事情节以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为主,剧本分成多个章节。其中一个章节叫“打电话的人”,透过剧中角色打电话到医院询问爱滋病就医详情,带出台湾实行多年的“匿名筛检”成为台湾成功对抗爱滋病的方法之一。同时,她把此角色设计为坐轮椅的人,由此带出身体有缺陷的人也和正常人一样,需要爱情和性爱,也有可能感染爱滋病。

她也分享了另一个章节故事“班上来了转学生”。这故事分别以小学,中学和特殊学校为故事背景。在这章节呈现出儿童及青少年感染者与身边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在情节中带出社会对青少年的过度保护,但其实青少拥有了解爱滋病的能力。

在“爱情很难”章节中,主要是讲述一名外籍配偶因为受丈夫传染而患上了爱滋病。她的丈夫不治逝世后,她对于感情,孩子,和生活的无奈都显现出外籍配偶在成为感染者后的双重弱势。当然除了以上几个章节外,“青春悲怀”里的其他章节也含有非常多的信息和感动。

创作者必须长期关注社会

“青春悲怀”一书的关怀人物非常多样,其中有残障人士,青少年,外籍配偶等。汪其楣表示,创作的灵感是需要透过长期关注生活上的事物而储存起来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虚构,但也是“有血有肉”的。她希望透过这样的方式能呈现出她一直所关注的对象,并且让读者们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汪其楣的创作态度是长期关注某个议题,并且对其进行感性的储蓄。她认为,如果创作者是为了被展示才创作是非常危险的,那将会失去创作的用意。

汪其楣以一句“世界有事,心中有人”来为讲座画上句号。她呼吁出席者们能多关心一些身边的事情,并且尽可能参与其中。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