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看完电影后都会留下一丝丝的余味或愤怒等各种情绪,而影评人就是整理这些情绪,并将它们转换成文字的人——梁友瑄这么形容道。提到本地的影评人,相信大家脑海中没有浮现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但其实在本地有不少热爱电影的影评人,通过文字分享自己看电影的角度和想法。
主持人梁友瑄在座谈会中以讨论的方式带领现场的嘉宾参与分享。
今年的《第11届海外华文书市》举办了一系列电影座谈会,主题为《谈一部电影的完成》。最后一场座谈会《谈电影影评》特意邀请了三位本地影评人分享,他们分别是霍顼丰,郭朝河及郭振权,并由梁友瑄担任座谈会主持人。
三位影评人刚好代表着不同的世代,三位有着不同生命轨迹的人,和观众分享影响他们最深的电影,他们看电影的角度,以及如何成为影评人。
霍顼丰:蔡明亮的电影启发另类观看方式
霍顼丰分享了自己身处70年代时期看电影的方式。
20世纪末,“看电影”在本地并不普及,观看电影的管道很少。生长在70年代的霍顼丰表示,自己当时常常会到一个由博特拉(Putra)大学的学生组织的“电影俱乐部”看电影。他们会租下一个私人空间,“家庭式”的播映电影,一般会引进的都是一些国外的电影。而他本身还有另外一个接触电影的管道,就是当时各国的大使馆每年都会定期举办电影播映会,而且电影的尺度都很大,内容几乎不受限制,从那里他也认识了许多所谓的“另类电影”。
蔡明亮导演的一部《爱情万岁》启发了他观看电影的另外一种方式。他说道,每位影评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看方式,看什么类型的电影,书写就会倾向于那个类型。霍顼丰透露自己的书写风格较为“学术派”,常用镜头批判社会,探讨及反思人生的意义等,而蔡明亮的作品则是用镜头拍出了人类最深的寂寞和孤独,一种更为内化的感受。
他表示,蔡明亮的作品常以固定的长镜头拍摄,仿佛置身于舞台式的空间,因此观看时会有一种用镜框窥视剧中人物的感觉,这样的拍摄方式得以强调剧中人物的行为。而这样的作品更是融合了电影艺术,空间艺术及观念艺术等。他表示,蔡明亮的作品都在关照而非关注人物,他关照每个人个体的灵魂。
这部电影带给了他很深的感触,当时刚毕业不久的他在外头打拼,与几个朋友合住,和剧中主角一样,霍顼丰和他朋友都是居住于同一屋檐下,却没有内心的交流,他形容那一种疏离感很强,触发了他对这座城市的寂寞感。也因为这样的感受使他在观看《爱情万岁》时有着很强的共鸣。
大马影评人一般属“非专业”
谈及如何开始书写影评,他说道自己在2005年开设了一个部落格,以此为平台发表影评。之后他的影评也在《星洲日报》旗下的《学海》专栏及一些报章上获得刊登。霍顼丰的影评注重于电影的故事,摄影风格及美学。他认为,书写是为了让自己成长,而不是其他商业的考量。
霍顼丰坦言自己的文字书写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常常阅读书籍作为学习的管道。他表示刚开始写影评时,他不是看了当下最新的电影后就开始书写影评,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书写的影评变得杂乱,而且很容易变成纯碎的电影观后感,也无法建立个人风格。相反他研究了之前自己曾经看过的电影,先查询个别导演所拍摄的电影系列,并从中了解该电影的历史脉络。事先做好了准备功课后,他才会开始书写影评。
和国外相比,马来西亚的影评人一般属于“非专业”。他解释道,以香港为例,他们有一个专门研究电影领域的电影评论协会,在协会工作的成员皆为正职,因此他们只需专注本身的电影研究工作,而大马就没有这个体制,本地大多为业余影评人。
郭朝河:看电影是看不同的人生
郭朝河认为大马观众看电影多为娱乐性,因此很少去选择一些比较“有深度”的电影。
因为伯伯的杂货店有售卖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郭朝河表示自己比他人幸运的是自小就很容易接触到各种资讯。像是有些杂志都会有介绍电影的篇幅,甚至还有一些有关电影的专题报导,虽然不多,但他表示自己不缺乏和电影领域有关的知识来源。他坦言自己从小就是个“电视儿童”,小时候喜欢躺在妈妈的大腿上看电视。
“我还记得当时候电视台的选择很少,中文台也只有两三个,而且都在礼拜六下午这段时间才会播一些台湾或香港的冷门电影,而且这些电影甚至冷门到我怀疑是库存,电视台分批买来播放的。”
由于接触的大多都是台湾和香港电影,娱乐成分居多,因此那时候他对电影没有太多深入的解读,只有一股对电影的热爱。在他中学时期,电视连续剧开始流行。他家斜对面就开了一家租借片子的店铺,而堂姐就在那里工作。因此他也常常到那里帮忙,获得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堂姐身为员工的身份每星期免费租借两部片子回家观看。
他表示,选中的片子不一定有趣,像是当时他看了侯孝贤导演的《风柜里的人》,片子只放映了15分钟就被他取出来了,当时的他只觉得片子很沉闷,甚至之后看到侯孝贤导演的作品还心有余悸。可是到了高二的他,想法上却开始出现了转变。
“当你发现你心里有一块无法处理的躁动和孤单;透过看刘墉的书再也无法满足你的时候,你会开始去接触和挑选一些电影,开始把自己投射在电影世界里,借由很多的可能性去看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然后对照在自己身上。”
出国留学开拓视野
到台湾大学念书时,更让郭朝河开拓了视野,加深了他对电影这个领域的了解。他表示,自己在修读先修班时常常有许多空暇的时间,而他就会利用这段时间到图书馆,那里有良好的视听设备,而他就会挑选一些他之前就很想看却没有机会接触的电影观看,即便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也让他吸收了许多电影知识。也因为他修读的科系和传播领域有关,因此他也有机会修读和电影相关的课程,也有许多电影教学书本提供阅读。
在书写影评方面,他表示自己喜欢挑战不同的写法,也不喜欢重复同一类型的风格。相较于其他影评人会注重于讨论故事剧情,他会更倾向于书写技术方面的影评,比如电影的构图,色彩;其剧本架构和执行因素之间的落差等。他认为自己有义务将自己所学的、所知道的一些电影基本概念写出来,但很多人则认为这样的写法太过僵硬,对此他表示大马已经有许多关于电影剧情的影评,因此自己选择书写电影技术方面的影评,提供读者有关电影的拍摄知识。
与他而言,写影评就像是在和他人对话。每个人观看电影的角度不同,甚至同一部电影,大家会有不同的解读。他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为例,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部喜剧,却也有人将它解读为爱情悲剧。此外,写影评也是他和过去的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写影评像是他的生活记录,记录他当下的状态;之后回顾时,便是他和过去的自己对话,他认为这些对话都使得他多了一个成长空间。
振权:透过电影关注社会议题
郭振权分享他对本地电影的一些看法。
郭振权(Jason)的启蒙电影是香港导演杜琪峰的一部《黑社会》。他谈到《黑社会》里的情节和自己中学的情况很相似,他就读的中学是那种被标签为“烂”的学校,学生经常惹是生非。郭振权形容《黑社会》的画面让人感觉暴力,它无需太多的动作就可以表现出一点——它的暴力来自于思想。这部电影整体让他感觉“很Man”,之后他开始去寻找相关的电影,之后他发现他喜欢的不是这种类型的电影,而是“杜琪峰”这个导演。他表示自己喜欢这个导演的拍摄风格,而且这样的风格在香港导演里很少见。
座谈会也特意播映了一些由嘉宾分享的电影片段
当时的他常常逃学到网吧上网观看电影,看了本地导演Yasmin Aman的电影过后他才惊觉原来大马也有人在拍电影。现在许多人无论在电影或广告上都“放不开”Yasmin Aman,大家都不断地在怀旧,而郭振权就认为Yasmin Aman只有一个,而电影工作者也无需模仿他。
“我发现本地电影其实进步很多,因为我对大马电影的印象就停留在风筝和马来乡村,然后看了Yasmin Aman的作品让我更想要透过电影去关注一些社会和种族课题。”
他表示自己中学时期朋友不多,原本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约好一起看电影,但日子久了以后朋友感到无聊便不再加入“看电影行列”,使他在看完电影后没有了可以讨论的人,许多心情无处抒发。刚开始他对电子产品比较陌生,在爸爸的鼓励下才申请了面子书账号,以面子书为平台发表自己的影评或观后感。
原本的目的只为抒发心情,但后来有专栏向他邀稿,让他在书写影评时不再那么主观,会从读者的角度思考,比如什么样的写法才不会让读者感到无聊、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影评等等。他说道,当他发现自己的影评一再重复,没什么新意时就会开始去阅读充实自己,不会满足于现状。
他觉得现在的科技快速便捷,可惜年轻一辈却懒得上网去查找相关资讯,也不花心思去研究电影。比如,像看了一部自己无法理解的电影,便把它标签为“艺术电影”,仿佛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看不懂。他提到现在都有很多人在研究电影,书写影评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如果看不明白大可上网找资料作参考去尝试理解,而不是抱持不了了之的态度。